“能翻多大跟头,就给多大舞台!”近几年,2004届毕业生刘玉鼎破格提拔为准备二区区长,2006届毕业生黄传贤提拔为准备一区副区长、2007届毕业生王永平升任综采一区技术主管……一些80后的高校毕业生正陆续进入杨村矿基层领导班子行列。 1.]a5
5
9cp'fl
杨村矿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引进和培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探索高校毕业生人才管理新模式,用感情暖人,用事业留人,用精心育人,搭建了人才成长的广阔舞台,促进了矿井平稳健康发展。 5+f4e%}
m1Av!7\L
完善机制筑槽引凤 &y$=_F-
lZGn372?)'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刚入矿的时候,矿领导亲自给我们授课,传授经验,和我们一起举行座谈会、共度佳节,坚定了我们服务矿山的信心和决心。见习期满后,矿领导还担任我们答辩会的评委,并给予我们很大的鼓励。”2011届毕业生吴岩对这个矿高校毕业生管理深有感触。
:Q`S
X'xWB"l
这个矿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拓宽高校毕业生培养锻炼渠道,加快毕业生成才步伐。确立了矿党政领导宏观指导、总工程师主抓、组干科牵头管理、其它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各见习单位具体实施“五位一体”的见习管理模式,为做好高校毕业生见习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这个矿在坚持强化教育引导工作中,重细节、重责任、重考核、抓落实、抓实效,尽快实现由学生到员工身份的转变。科学编制入矿教育培训规划,明确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授课教师,着重抓好矿井当前形势任务教育、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国防知识等内容培训,培养了毕业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精神和毅力。 q~=!2/ _)
*hN4E
亲情管理温暖如家 dUdy3C>;3
V4D
>OJ9
“在一次转载机改造施工时,需要加高并加盖上封板,师傅让我下井现场测量并绘制加工图纸,当时我用卷尺精准地测量出每条边的尺寸,上井后又用CAD认真画出了三视图,但按我画出的图纸加工出来的加高装置就是不合适,师傅从头到尾耐心地给我屡了一遍,原来有一个角度问题我没考虑到。这件事让我觉得,井下生产徒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结合现场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回忆起见习期的经历,2011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的许利如是表达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培养。 k#8\08UEZ
1LKsmY ]
为实现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知识与矿井建设实践有效对接,这个矿采取矿总体平衡、用人单位需求与个人择业意愿“三结合”的方式进行见习岗位安排,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矿井的目标双赢。充分发挥见习单位人才培育的积极主动性,按照谁培育、谁使用、谁受益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见习管理制度和培养计划,工作上教方法、思想上解疑惑、生活上多帮助、交任务、压担子,并提前安排他们熟悉施工措施编写、跟值班等工作,让他们参与大型技术改造等,定期轮岗交流工作,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的业务技能。多次举办“扎根煤海.放飞梦想”、“扎根煤海.青春无悔”、“七夕鹊桥”联谊会、外出拓展训练等诸多活动,给他们送去矿山大家庭的温暖。 1|r^eu
3d Qk8@_
搭建平台干事创业 h;*V^[R=
S,o/0 \v
“每个人都是平凡的、公平的、平等的身份,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但将来的成就却不尽相同。我相信只要肯干,脚踏实地地干,就会有舞台,就会干出一番成绩,成就一番事业。”发出这番感慨的黄传贤,2006年毕业,现在已是准备一区跟班副区长。“矿上给我们提供了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不想进步可不行。面对领导的信任和肩上的责任,自己必须全力以赴投身到工作中。”2007年毕业、现任综采一区技术主管的王永平也如是说道。 [CN~VQt7j
?CEI_CR8o
“能翻多大跟头,给你多大舞台!”这个矿重用高校毕业生,大力营造相信人才、大胆使用人才的氛围。在干部任免中大胆启用学历层次高、专业技术精、能吃苦、善钻研的高校毕业生,将其安排在重要技术岗位,重点加以培养,很多高校毕业生在见习结束后,逐渐成长为矿井技术骨干和坚强的后备力量,增强了高校毕业生发展成长的活力,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缓解了矿井人才接续紧缺的现状。(王志伟) XE. ?Cu
r'CDOq
cwD1XP-w
L"= <l%^
3+_]
H#?{1qd
|
一共有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