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FOM,}9
T0V#B/B
y`tCKa~@
身着橙色战斗服,头戴红色安全帽,背挎呼吸器,英姿飒爽的身影迅捷地闪现在集训场地……8月26日,当记者前往煤业公司救护大队采访备战山东省矿山救护技术比武有关情况时,15位已跨酷暑集训3个多月的救护队员没有显现出丝毫疲累和倦怠,恰恰相反,随着赛事的临近,他们如猛虎下山般的战斗精神和训练状态给记者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be
\"pJ2
@xk!nd1
在一块写有粉笔字“距比武9天,加油!!!”的小黑板前,几名队员正在反复练习呼吸器故障判断和医疗急救,尽管记者不停地按动快门,试图捕捉队员们的每一个镜头,依然没能跟上这几个80后小伙儿快速麻利的动作:把呼吸器中的元件一一取出放好,再按照原样快速组装,接着检测是否存在故障,判断是否完好……一连串行云流水般的熟练作业透着股精气神,令人叹为观止;而医疗急救队员则配合默契地进行着伤势检查、包扎、抬上担架等一系列步骤,待到一切准备停当,人已经看得眼花缭乱。一位队员告诉记者,每天这样的训练要进行20次左右,当问及是否感到枯燥乏味时,小伙子憨厚地咧嘴笑笑说:“每天进步多一点,就特有成就感!” | FZ8 U~
|wiBI
安装启动风机、接风筒作业训练场地设在室外,初秋的太阳依然炽热,几名队员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电机安装启动完毕,然后将5节风筒迅速衔接在一起,这就需要队员们在50米距离内身背呼吸器来回奔跑,一天下来足有2公里的路程。记者取下队员的呼吸器背在身后感受了一下,这个功能先进大塑料盒子似的呼吸器足足有三十多斤重,加上头顶的矿灯、脚底的皮靴,跑起来相当吃力,望着这个表面沾满汗水的“大塑料盒子”,真的很难想象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季,队员们是怎样一身泥、一身汗地摸爬滚打过来的?! Z`6{Jv<
CKp
*5$K
在低矮的巷道里建造砖闭、挂风障,是队员们训练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巷道仅有2米高,通风条件差,队员们每天都要全副武装或站或蹲在里面,佩用呼吸罩训练4个小时,锯方木、挂风障、建砖墙……这些技术操作训练,展示了队员们为适应实战需要而练就的过硬本领,被汗水一遍遍浸湿又用体温捂干的战斗服,则无声地印证着他们能拼善战、团结奋争的团队精神。 nl;GFNIh
xmE(dBk
救护大队大队长张军义告诉记者,当一名合格的矿山救护队员,就是要做到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对于按照全省参赛标准选拔出来的救护队员来说,更是如此。今年全省比武共设六个项目:理论知识、连续体能、呼吸器拆装、医疗急救、挂风障、安装风机接风筒。比武项目比历届设置标准高、难度大,个别项目标准高于全国比武。其中,体能连续项目爬绳4米、引体向上15次、水平梯6米、5000米速跑是全国首创。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安监局局长李伟,煤业公司总经理尹明德等领导到救护大队检查备战情况时,提出了“争一保一不要二”的奋斗目标,为了在全省矿山救护技术比武中赛出最高水平,给公司争得荣誉,队员们除了每天进行项目训练外,还要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每天早上5点半绕操(cāo)场跑20圈5000米,每周上午到护驾山万米长跑四次,下午5000米速跑,还有负重蹲起、100米冲刺,爬绳、引体向上、水平梯及健身房等两个小时的体能训练,同时还要坚持学习理论知识,每两天一次理论知识考核,每周一次综合考核,总之,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10点,一天的日程满满当当。 hQ)rlUa
IWO7o|_~^
15名集训队员来自煤业公司救护大队直属3个中队和驻矿中队,年龄在24-30周岁之间。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这群年轻人放弃了业余爱好,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已经连续集训了三个多月时间。刚到而立之年的曹恒栋曾多次参加过集团公司技术比武和万米竞赛,取得过个人体能项目第一,但是由于新人辈出竞争激烈他未能入选,后来由于比武项目设置突然变更,他才侥幸进入集训队,成为15名队友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加上入队时间比别人晚一个多月,曹恒栋每天早起晚睡,第一个到场的是他,最后一个离开的也是他,他还坚持增加训练量开“小灶”,问及原因,曹恒栋感慨地说:“自己错过了体能最好的年龄段,这次参赛可能是这辈子唯一一次机会,为了圆梦——参加全省比武取得好成绩,付出一切都值,拼了!” iJrG)I|=
"1QPfU.{
1990年出生的张伟是集训队伍中唯一的90后,身高1米9,年轻青涩的面孔却透出和年龄不相符的沉稳。2013年,张伟以第一名的考核成绩招聘入队,首次参加公司救护比武即获得体能项目冠军。连续体能是比武最艰苦的项目,枯燥单调。作为主力队员,张伟并不因底子好而少付出一点,早在入队前,他就默默地开始了冬训,在不久前的水平梯训练中,他的右手心撕掉2块硬茧,左手心撕掉1块硬茧,但什么都不能抵挡他对集训的热爱和坚持,在训练场上,无论5000米、10000米跑,还是4米爬绳、水平梯、单杠训练,他都以惊人的毅力和优异的成绩冲锋在前。 Yfd
^eYs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