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公路发展的足迹——酒泉公路陈列馆 0(M+ <4
{%I([!EFq+
酒泉公路陈列馆是为了纪念公路人艰苦奋斗的“十工精神”于1994年修建的。该馆座落于河西走廊西端瓜州县双塔农场,右侧与国道312线嘉安高速公路相依,左侧是农场广袤的耕地,在黑丝带与翠绿的原野辉映下,陈列馆越发显得清丽、纯净了。 x4UtEW
Y)
*n@
走进陈列馆,院落中央代表公路精神的雕塑令人肃然起敬。在这个颇像四合院的陈列馆内珍藏着酒泉公路人从五六十年代以来所使用过的养护器具和珍贵的养路历史照片。 l8MxxMpkJ1
:D?Sd @#
进入展厅,我恍若踏上了公路发展的历史之旅。那里展出的件件物品都似在诉说着公路人筑路的艰辛历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用岌岌编制而成的运料工具抬筐和挑筐。抬筐被工人们称为“台笆子”,需两人共同抬运石料等重物,必须有较好的臂力,而挑筐的使用则如挑水一般,中间是扁担,两头是挑筐,所有的重力都落在肩膀上,也不知那些抬筐和挑筐浸透了养护工人多少的汗水!往里走,是一口显眼的大铁锅,锅底很厚,已经锈迹斑斑,这是养路工做饭的器具,活干到哪儿,饿了、累了,就在哪儿支锅做饭,因为风沙大,工人们常常就着沙子吃饭;还有那辆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作“大篷车” 皮轮车,车身周围用帆布包篷起来,是工人们野外就寝的地方,“大篷车”随着工作地点的变换而转移,寒寒暑暑陪伴着养路人。有一辆木制的大轱辘车,车身2米多高,车轮、轴承、辐条都是木制而成,听老工人说,那种车走得太快容易翻车,不安全,所以只能用牛拉,而且一次也只能拉运很少的用料。看着大轱辘车,我仿佛听见公路上空回荡着木轮车发出的“咯吱咯吱”声。 uWS"w7m={
mV)w A \
在另外一间展馆内,我看到了一张珍贵的照片,是原十工道班工人们用称称铁锨磨损的多少来衡量工人每天劳动工效的照片。可想而知,工人们每天的劳动量该有多大!在生产工具如此简陋的条件下,为了提高砂路的养护质量,工人们在工作实践中通过精心设计、不断完善制造出了毛驴刮路车,这在当时是养路工具发展中一个质的飞跃。刮路车需用3头以上的毛驴牵引,赶车的工人也须有很好的技能,下班后还要按时给毛驴喂草,毛驴也成为当时工人们养路的好伙伴,老工人用一句戏谑的话“上班像骆驼,下班像汽车”来形容上班时毛驴负重,而下班时毛驴减负,急着回家吃草的情形,听来有趣,但也很贴切。一步步往展厅里走,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公路养护机械的变迁,从大马车到手扶拖拉机,从二八拖拉机到解放货车,从原始的手摇计算机到经纬仪…… t\yXq%I
:rgz1,*K
陈列馆里还陈列着被称为“二牛抬杠”的犁头。原来,在异常困难的60年代后期,为了给国家减轻负担,十工道班的16名工人在保证好路率达到95﹪的前提下,还在远离道班6公里的荒滩上开荒造田,就凭着简陋的二牛抬杠农具和双手,他们在寒冬腊月先后推平了100多个沙丘,挖了13条总长6000米的水渠,打了300多条地埂,开出150亩农田,在风沙弥漫的季节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当年就收获粮食2万多斤!不仅达到自足,还支援了兄弟道班,为公路养护道班树立了一面鲜艳的旗帜。 I/^Cn1ov{A
2<gZ~|
展厅里最珍贵的是那辆“东方红”75型推土机。那是1971年4月召开全国工交工作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赠送给十工道班的。当时,出席会议的原十工道班班长张富贵同志作为代表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并与总理亲切交谈。周总理详细了解了公路养护的现状,当了解到十工道班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开荒种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后,总理很动情。如今,一看到那辆推土机,十工道班的工人就好像看到了敬爱的周总理一样,心中依然那么温暖! Rkv0B39B
I`L w2
走出陈列馆,复踏上高速路。而后的心情竟是另一番滋味,是欣慰,亦或是感叹。久远以前那热气腾腾的养护场景犹在眼前跳动,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已铺向城市乡村。作为公路事业发展的见证,酒泉公路陈列馆亦将公路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记录了下来,还将一代代流传下去。(蒲永燕) Tr&-8?A<iR
|
一共有 3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