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2
《放歌武广》(生产管理篇)
武广二标是一个寄予希望的地方,承载着国家的使命,承担着企业的重托;武广二标是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很多人将从这里起步,逐渐成长,逐步成熟;武广二标更是一个充满责任的地方,我们必须肩挑重担,携手前行,但我们并不胆怯,除了智慧、除了勇敢、除了精神,我们还有一种凝聚力,一种战斗力,一种属于自己的项目文化力! ——摘自《放歌武广 讴歌二标》序言 (一) 2007年2月16日,湖南汨罗新市镇。一早,沃诺就一路吹着口哨,到了离宾馆一公里左右的中铁四局五公司武广二标轨枕场。武广二标轨枕场技术全套由德国引进,担负着武广二标联合体(中铁四局、中铁大桥局、中铁一局)管内216.2公里约70万根双块式轨枕生产任务,也是武广客运专线全线规模最大、任务量最多的轨枕场。这名德国青年工程师在车间里转了两圈后,停止了吹口哨,清了清嗓子,面带微笑对着车间里的设备叽哩哇啦说出一长串英语。 轨枕场翻译蒋仲牡在车间门口听着,扑哧笑出了声,她冲扭头看她的沃诺调皮的眨巴了一下眼睛,说不要这么紧张的,真的,只是说几句话。 沃诺是“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弗莱德尔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他和另外2名同事被公司委派参与武广二标轨枕场主要设备和技术合作。这天中午11点30分,武广客专线二标第一组双块式轨枕试生产成功。在试生产仪式上,沃诺致辞。他十分高兴地说:“在中国的新春佳节,我们顺利完成了双块轨枕的试生产,这是我们合作的一个良好开端。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沟通,尽早的让双块式轨枕载重起最高行车速度达到350公里/小时的客运列车行驶。” 尔后,他冲轨枕场厂长陈昌万伸出大拇指,说:“我再也不会保留对厂房布置的意见了。你和你的同事们都是好样的!” 朴素的仪式现场,顿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陈昌万和轨枕场机械主管魏军笑得最开心。从2006年6月底开始,他们就一起为引进雷达2000双块式轨枕生产线而奔波。前后9次往返于九江、北京、长沙和武汉四地磨合与商谈,终于在9月26日成功地签订了轨枕生产和钢筋桁架设备的购销合同。10月中旬,鉴于出租方提出现有厂房在退租后仍然要为自己所用的条件,轨枕场厂房结构设计上没有完全按照德方提供的布置图实施。10月12日,沃诺和两名德方专家实地考察正在施工中的轨枕厂房,强烈建议停止施工:“规范,必须规范。我们的技术容不得一丝差池。厂房也是我们产品的一部分。” 陈昌万没有向专家们直接辩驳。这个骨子里秉承了父辈吃苦耐劳、好学肯钻良好习性的年轻人,工程技校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步步踏实的从工班里升到经理层,学历也在自学中不断提升。他自然懂得外国专家意见的正确性。但,中国也有个成语叫“因地制宜”。连夜,他和场班子成员们会聚了各部室负责人,再次对照外方提供的布置图,迅速调整并提供了新平面布置图:将原在同一车间内的生产线中的模具运输辊道,穿过中间立柱,放在另一个车间区间内。 “如此,带提升装置的运输小车的行走距离要长出4米,将使节拍增加约12秒。依照德方专家目前的态度,估计他们将毫无通融的提出增加额外费用。我们要提前考虑到这些因素。现在就把运输小车的行走距离重新再调整一下方案吧。”陈昌万声音不高,但清晰有力,又接着说:“大家再想想新鲜砼运距较远会影响砼质量的问题。” 一个不眠之夜,又一个不眠之夜,10月18日,沃诺和他的两名同事及从武广客运专线新广州段赶来的另两名德方专家,对设计布置图进行了最终确认。他们对轨枕场优化运输小车的行走距离,在保持原相关间距不变的基础上,将脱模站及链式传送机整体向车间中间立柱移动2米和把混凝土布料机的电开关柜的位置进行更换,这样使混凝土布料机的料斗高度不超过3180毫米,不仅避免了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会被压实的现象发生,而且降低了噪音的两项小改革十分感兴趣,发出了连连赞叹。率直开朗的沃诺也丝毫不隐瞒自己的态度,临走,他大声对陈昌万说:“我被指派将会较长时间的负责你这边的工程,我暂时保留对厂房布置的意见。” “没问题。”轨枕场党支部书记左新国应声而答。看着专家们的小车转出场区大门了,左新国仍然乐呵呵的,对站立成排的大伙说:“要绝对相信我们的实力。” 五公司第一个施工现场工厂化作业生产线和管理在武广客运专线正式上马。“我们参与建设国家第一条高速铁路,无论是工艺工法,还是标准规范,都有太多的第一次尝试与应用。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不能只仅仅局限于把国外技术消化吸收,更要把这些技术改进创新,使之‘国产化’。要把以技术创新提高工效的工作思路持之以恒的贯穿生产始终。”五公司决策层向武广二标的将士们寄予了殷殷期望。 2008年5月17日,距离2007年春节武广二标第一组双块式轨枕试生产成功后的500个日夜。晚8点,五公司武广二标轨枕场第30万根轨枕顺利下线。这标志着轨枕场以技术创新提高工效的工作思路得到有力验证,国外技术消化吸收和改进创新“国产化”进程加快。 轨枕场总工程师张洪涛微笑着,说:“5月13日,在江西南昌召开的2008年全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控制小组活动成果交流会上,我们轨枕场发表的QC小组成果《双块式轨枕预制质量控制》拿回了一等奖。”张洪涛是个院校毕业来企业的年轻人,他的微笑十分“阳光”,洒落在人们的视线里,喜悦就酽酽的漾开来,荡起一片欢欣。 “走,到车间去,边走边和你们说说我们的小改小革。”左新国的话音带有较浓的安徽枞阳口音,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被招工进入企业。我们随着陈昌万、左新国和张洪涛行走在轨枕场生产车间,听他们详细解说了几项技术创新工艺。 在轨枕场,只要遇到问题和偏差,一个由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和现场工序作业骨干人员三方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就会迅疾组成,现场研究、求实解析,并在第一时间向德方专家报告,交换意见,以尽快解决过程中出现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