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国有资产再被贱卖 c
pi.M%h(
BM?Mo g
<i>&34S
2009年03月23日 来源:瞭望 @EK.vaXS^Q
<S\a{5h/
oZv{nljN
j2/4wJB_
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乃正常交易的基本法则。然而,在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过程中,这样的法则却屡屡失灵,国有资产被“贱卖”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但造成了一些地方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社会公平受损,同时也影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 3$Nndke!
<D@p/A*
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类: If-R DU
[]c[i|
第一类,观念上存在认识错误,认为国有资产即使“贱卖”掉,甚至白白送人,也比闲置要好,因为至少可以使这些资产得到有效的经营。有人为此还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国有资产好像冰棍,与其在手里化了,不如卖了好。并且还要早卖快卖。甚至还有人认为,国有资产是否被个人瓜分并不重要,其对社会的效用是首要的。于是,一些国企负责人就故意制造出一种无效率和掏空内壳状态,“合理合法”地急于把原本好端端的国有资产转让出去。令人痛心的是,不少地方政府对这些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国有资产遭到蛀虫侵蚀的现象熟视无睹,甚至打着改革的旗号推波助澜。 ]PK)/
~?[E0%< |